秀洲区“三模式”提升稻田综合效益
2020-5-28 15:24:00 来源:浙江农业信息网 作者: -
近年来,秀洲区加大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力度,调优种养品种结构、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,实现“稳粮、促渔、增效、生态、安全”。截至目前,累计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万余亩。
一是示范引领稻鳖共生模式
水稻田中的虫、蛙、螺等为甲鱼提供天然饲料,有效切断病虫害来源,同时甲鱼爬行可疏松土壤,粪便作为水稻肥料。实现全程不施化肥、不打农药,既减少农业面源污染,又保障经济效益。秀洲区秀新生态农场稻鳖共生模式亩均净利润达3万元以上,获评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一等奖,登上央视“田间示范秀”栏目,并入选全省渔业“绿色发展好模式”。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广该模式5460亩。
二是创新推动稻田澳洲淡水龙虾模式
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,既种稻又养虾,水稻为澳洲淡水龙虾提供遮荫环境,有效防止水体富营养化,龙虾既除草灭虫,又提高稻田经济效益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推广2580亩,并建设澳洲淡水龙虾苗种繁育企业3家,年繁育能力超6000万尾,可解决苗种供给2万亩以上。
三是普及推广稻田小龙虾模式
在稻田中种一季稻谷后养一茬小龙虾,每年5月份收获龙虾,未收获完的龙虾可作为稻谷收获后留种,如此循环进行。亩均投放小龙虾种虾20公斤,亩均效益近2000元;稻虾共生模式与稻田澳洲淡水龙虾模式类似,可实现亩均效益超3000元。截至目前,全区已带动农户200余户,累计推广该模式10245亩。
编辑:阿乐
声明:1、凡本网注明来源:第一食品网的所有稿件,版权均属于第一食品网,在使用本网所属内容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 第一食品网”及原创作者姓名。 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第一食品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联系电话:0411-84542000-521。